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olitic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olitics. Show all posts

Friday, January 16, 2015

多謝你,史泰祖醫生

1.11 醫學界政改研討會,討論氣氛異常熱烈。正反相方,力陳己見,金句橫飛,被傳媒廣泛報導。其中史泰祖醫生的多番驚人發言,為全場焦點之一,並引來社會各界回響。其中健吾在臉書說:「睇完史泰祖條片,我估重點都係醫學會蔡堅:如有人純粹想拎荷蘭水蓋坐喺醫學會,搞到鬼五馬六,我會拎返個會長做,我67歲都仲有把火。」

堅叔的義正辭嚴,固之然痛快。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健吾只有一個。並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時間,細看每條新聞,並理解當中含意。

他們不會知道,原來有超過五成的醫生表明支持公民提名。他們不會知道,原來有你,有我,原來有個和平佔中醫護組,有個杏林覺醒。他們甚至不會知道,原來有個滿懷熱忱的醫生叫劉育港,還有條鐵錚錚的漢子叫蔡堅。對大部分香港人來說,史泰祖醫生才是現屆香港醫學會會長。他的「香港不可以有真普選」、「人大的權力是最大的,是人民選出來的」等等論調,都代表了你和我。

昨日有行外的朋友跟我說:「人大係人民選出嚟?唉你地啲醫生真係冇鬼用。睇下人地大律師公會啦,石永泰果啲先係人話丫嘛。」我問你死未。

你說史泰祖不代表你?對不起,在普羅大眾眼中,他早就代表了。

這是你的最後機會。日內,大家將會收到梁家騮議員寄出的醫學界民調問卷。拿起筆來, 為自己發聲。讓這個社會看見我們業界真正的民意取向,向立法會施壓。並讓這些民意化為反對票,否決人大框架,堅拒假普選。

堅叔說得好:社會給予醫生優越地位,而且在立法會比一般人多一票,所以有責任為社會作出承擔,並為其他專業做榜樣,不應害怕發聲。

正是,上醫醫國。

謝謝史泰祖醫生提醒,我們已經再沒有保持沉默的藉口了。

===========================================
Facebook 連結
獨立媒體

Thursday, January 15, 2015

精神錯亂

有位病人因為嚴重肺炎以致精神錯亂。雖然肺炎已經受控,拔掉喉管多日,但神智仍未回復。近兩天護士說他病情稍有好轉。但我認為病人依然反應遲鈍,只懂傻笑,情況令人擔心。
今早特首答問大會,這位病人看着直播,突然吐出一句非常完整,起承轉合齊全,兼且合乎邏輯的說話:「唉,噏乜春呀。呢個 689,真係離晒大譜。咁多人死唔見佢死。」
護士的反應十分專業:「嗱,係咪呀黃醫生,我都話佢好好多啦。又唔信!」
.
Facebook 連結
獨立媒體

Saturday, December 27, 2014

他,不是你選出來的

可怒也。究竟是甚麼讓這廝,經歷了兩個多月的雨傘運動,到了今時今日,還能夠說得出「總有人以為聲大代表真理」這種厚顏無恥的說話?
是中央的支持?是習近平派系的背景?非也。
歸根究底,689 的專橫是基於一個簡單的事實。
因為他,不是你選出來的。
所以他從來不用,也將永不需要向人民負責。
事實上,他甚至毋需擔心萬一 2017 特首普選成真,他競選連任時,香港人會用手上的一票懲罰他。因為他心裡清楚明白,在人大 831 框架內的所謂普選之中,香港人根本不會有真正的選擇。所以無論他現在如何踐踏民意,到時只要中央一聲令下,他必然可以再度從小圈子提委會中脫穎而出,繼續僭居其特首之位,指點天下,穩若泰山。其時,他將會挾著全港選民的偽認受性,689 就不再只是 689 ,他就更橫行無忌了。所以千萬不要相信甚麼「有得投票總好過原地踏步」之類的謊言。袋住先的話,下一屆特區政府就只有更加倒行逆施,更加目中無人。
結論是:689 今日越是囂張跋扈,越是證明連他自己都同意,人大 831 框架產生的只有假普選。袋住先,香港人就只有為他當橡皮圖章的份,到時就悔不當初了。
看著這無恥之徒在電視螢光幕中猥瑣竊笑,你真係想袋住先?
.
黃任匡 @ 杏林覺醒
==================================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14

希望傘聚 - 寫在清場前夕

雨傘運動七十多天了。佔領曠日彌久,人人身心俱疲。清場在即,預計又將有一輪腥風血雨,人心惶惶。有不少義工同事對運動,和香港的前景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

回想最初的第一個夜晚,催淚漫天,一輪兵慌馬亂過後,鑒於現場過於危險,且有警察即將開鎗的傳聞,我們醫療隊撤退了。由於警察的封路措施,我們從添馬公園離開時,完全不知道夏愨道已經有數萬人聚集,更一直以為和平佔中籌備經年,這樣耗一晚就完了。當時我想:「到底這裡是香港,到底我們都不喜歡政治。算吧,總算是努力過了罷。」回到家裡,懷著一絲遺憾,筋疲力盡倒頭就睡。

誰知道,一覺醒來,香港已經變天。我瞠目結舌的,看着極超現實的佔鐘佔旺佔銅佔中新聞畫面,良久才回過神來,坐在沙發上自言自語道:

啊啊…… 遍地開花了。

一路走來,香港人是如何的現實,克制,如何的冷漠,淆底。有誰想到,這種大規模的佔領運動可以在香港發生?這一天我們向全世界證明了,小小的香港,爆發起來的力量可以有多強大。這種強大,撼動了一整個世代的香港人,為這個晦暗死寂的城市帶來了曙光。

無疑,天還是黑得很,但曙光肯定已經來了。

七十多天以來,我們不都是這樣咬緊了牙撐過來的嗎?我們必須相信自己,相信香港人。從今以後,我們衹要緊握 928 當天的勇氣,無論面前的民主之路有多崎嶇,香港人都必定闖得過去 。

如果我們退後一步,讓目光放大一點,看看整個大畫面,就不難發現,歷史前進的潮流,還有人們對自由民主的追求,從來無人能擋。即使是共產黨,也無能為力。

所以我們絕對有理由,想像一個美麗的畫面:未來的若干年後,香港人將能在一場真正的普選之中投票,社會不用兩極撕裂,學生不必餐風露宿,警民不再暴力對抗。每個香港人都祇需運用公民權利,投下神聖的一票,就能平息分歧,和平而莊嚴地選擇自己的領袖。

他們到時可能已經忘記,2014 年的冬天,香港人曾經發動過一場波瀾壯闊的革命, 一場名為雨傘運動,轟動世界的革命。但不要緊,到時候他們手中拿著的每一張選票上,將會確確實實地,閃耀着我們今天流過血與淚的光輝。

這不是很值得我們繼續奮鬥下去嗎?

黃任匡
2014年 冬

Facebook 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982883301579

Sunday, November 30, 2014

下流者說上流 - 致某梁姓匹夫書

從前父親打了份牛工,跟母親在上水一個三百呎的公屋單位裡,捱大了我們兄弟倆。自小我們就被教曉,「不用功長大就會捱餓」的道理。在下不才,今年三十有三,在公立醫院任職心臟科醫生。

我想,我應該屬於閣下所指,把握了「上流機會」的青年人之一。

但我依然反政府。

我反政府,因為我深愛這個香港。
我反政府,因為我痛恨這個先逃離本港,再下令清場,把本是同根生的警察放進磨心的懦夫政權。
我反政府,因為我和所有這兩個月以來,每一個雨傘運動的抗爭者一樣,都抱着一份對真普選的執著。我們沒有人是想著甚麼上流機會而走上街頭的,一個都沒有。也許,祗有你這種下流的小人,才會整天想著如何上流,如何向上爬,做上等人吧。

近日,臺灣人驕傲的示範了民主社會最美麗的畫面。但願有日,香港人也能如此。

其實,所謂真正普選亦未必能夠保証,我們每一次都能選出個像樣的特首。但起碼,倘若將來有位特首,居然會像閣下這般倒行逆施,甚或收下鉅額黑金,仍然恬不知恥地向市民辯稱自己「道德上沒問題,法律上沒問題 」的時候,不必再像我們現在這樣,眼巴巴看看保皇黨和功能組別等一丘之貉為閣下護駕,讓你瞞天過海,逍遙法外。相反若干年後,當民主降臨香江,香港人就可以用自己手中的一票,向不堪如閣下的當權者作出最嚴厲而文明的懲罰了。

689,你給我聽好了。這才是我們每天在街上爭取的東西。一個公義的社會,一個公義的選舉,一個讓人民監督政府,讓政府學會謙卑的制度。才不是甚麼「向上流動」呢。

呸!

Facebook 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961189701579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14

昨晚,有些人行錯了一步棋


我選擇相信昨夜的衝擊者。

他們祗是沒有足夠的智慧去衡量形勢,沒有足夠的魅力去感召群眾罷了。不要罵他們是鬼,我們沒有理由和根據作出如此嚴重的指控。況且,我們溫和路線的抗爭者在他們的眼中,很可能也是鬼吧。

五十多天以來,我們憑著愛與和平,我們甚至能夠做到,邀請藍絲帶的怒漢坐下來,平心靜氣的討論政見;難道我們就做不到跟這些同路的人們,互相扶持,並肩作戰?這未免太小覷香港人了。

昨晚,有些人行錯了一步棋,就是這麼簡單。

錯又如何?錯就錯了,我們還沒有輸,而且這盤棋本來就是個奇局,很難下。我們大可以收拾心情,重整旗鼓。我堅信,經歷昨晚的紛擾,雨傘運動的方向反而會更為清晰,抗爭者堅守和平的意志會更加有力。

反正,從來社會運動就是不斷地嘗試與失敗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孫中山先生也不是一開始就成功發動武昌起義的,不是嗎?

有甚麼好氣餒的!

Facebook 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937480616579

Saturday, November 15, 2014

我們是被拒絕對話的一方

我們的父母官說,對話的空間已經不存在;
我們的大學校長,單是看見黃雨傘就判定同學們不懂 “自重”;
我們的中央政府更二話不說,就把幾個手無寸鐵的學生 “回鄉” 的資格都給剝奪了。
我們一直都是被拒絕對話的一方。
所以,請不要再追問我們:你們到底要佔領甚麼時候?
真的,我們其實想走很久了。

《我們是被拒絕對話的一方》

.

我們的父母官說,對話的空間已經不存在;
我們的大學校長,單是看見黃雨傘就判定同學們不懂 “自重”;
我們的中央政府更二話不說,就把幾個手無寸鐵的學生 “回鄉” 的資格都給剝奪了。

我們一直都是被拒絕對話的一方。
所以,請不要再追問我們:你們到底要佔領甚麼時候?

真的,我們其實想走很久了。

Sunday, October 19, 2014

請不要再污衊他們

佔領運動開始至今,事情的發展一直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其中最出乎意料的,可算是一眾佔領者的克制,忍耐,與和平。

沒錯,近日佔領地區出現了辱罵警察,推撞鐵馬的示威者。我也不盡認同這些做法。但我以第一人身的身份,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九成九的佔領者依然很和平,很理性。相比起好些高度文明的國度如英國和南韓,他們的抗爭運動裡面每每出現燃燒彈,破壞商鋪,焚燒垃圾筒,推倒車子;香港的佔領運動超過三個星期以來,和平的程度可謂舉世無雙。即使最近所謂 "失控的群眾",相比起這兩天真正失控的警方,拿著警棍向著學生的頭顱,拼了命往死裡打,佔領者的和平克制簡直難以置信。

面對催淚彈,警棍,黑幫,還有一部份發狂的警察,即使頭破血流,他們依然堅定地拿著手中的傘子,溫柔,而強大。

所以求求你,即使你決定置身事外,即使你不認同公民抗命,即使你甚至認為你不需要民主,也請你不要再污衊這著雨傘運動是暴動,不要再污衊這些學生是暴民了。因為普天之下,你再也找不到,比這更不像暴動的抗爭了。何況這些學生正在保護的,正就是像你這樣,希望安居樂業,普普通通的升斗市民呢。



(我再真心誠意呼籲一次,如果到了今時今日,你仍然認為這些孩子是暴民,是在耍脾氣,是在搗亂香港,不論閣下是我的同事,朋友或者親戚,請你直接聯絡我,我願意親自帶你到佔領區看一看,走一走。我有絕對的信心,你也會被這些可愛的香港人感動的。)

Facebook 連結:

Wednesday, October 08, 2014

共產香港

九天過去了,在自己家中的時間甚少。但在金鐘中環灣仔一帶的街頭,卻有濃濃的回家的溫馨感覺。

地上有垃圾了嗎, 即使是大學生,自然就會拿起掃帚,當起清潔工來;佔領區馬路中央有高高的石礐嗎,自然就會有兩個彪形大漢,一左一右,伸出手來,協助路過的佔中參與者跨越障礙;義工同事在烈日當空下,汗流浹背,自然就會有個無名的大嬸,送來一大袋冰凍鴨梨,然後在我們還來不及道謝時,就拋下一句 "辛苦了" 走了。此凡種種,不勝枚舉。

走在夏愨道,我驀然驚覺,這不就是當年馬克思心目中的理想世界?無分彼此,無分階級,不求留名,不計回報,沒有指揮,沒有薪酬。各自因應自己的專長和能力,為社會作出最大的貢獻。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很諷刺地,在這場象徵中共與港人角力的佔中運動裡頭,烏托邦式的共產主義社會居然在香港街頭實現了。

我們香港人,常常有一種隱藏的自卑心態。我們悄悄的羨慕台灣人,日本人,以至歐洲人的禮貌,自律,溫清,以及他們公民社會的質素。但從今日起,我們不用再羨慕別人了。 原來我們也有很成熟,很值得驕傲的公民社會,只是我們自己一直都不知道罷了。

我們還怕甚麼?只要有這樣的公民,有這樣的年輕人,在這爭取民主的漫長戰役中,我們還是會勝利的。我不過是一個醫生,沒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去分析前面的路該當如何走下去。所以我不知道,我們甚麼時候會贏,也不知道會如何贏。但憑著這些愛與和平,我堅信。我。哋。贏。硬。

抬頭吧,黑暗過會是晨曦。


(如果到了今時今日,你仍然認為這些孩子是暴民,是在耍脾氣,是在搗亂香港,不論閣下是我的同事,朋友或者親戚,請你直接聯絡我,我願意親自帶你到佔領區看一看,走一走。我有絕對的信心,你也會被這些可愛的香港人感動的。)

10 月5 日 寫於海富中心急救站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14

篤信民主

「我和歐耀佳醫生認識好多年,也並肩作戰好多年了。」歐醫生聽了,腼腆的笑著。「有你們這些醫護人員和歐醫生在,對我們是很大的鼓舞。謝謝你們大家,謝謝你們。」


「最近的二十個月裡面,我確認了一件事,」牧師繼續慢吞吞的說著:「惟有愛能建設。」
或許這些話,只有從一位牧師的口中說出,才不致於讓人肉麻。「惟有愛能建設。」
他重覆:「憤怒只會造成破壞,惟有愛才能建設未來。」我慚愧。
或許,我們心裡真的太多憤怒了。面對無恥鼠輩如周融之流,小人得志,咄咄逼人。他仍能從容自若,不慍不火。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

會眾都安靜的聽著牧師說話,彷彿我們都是來聽道的信徒,會場只有冷氣機在悄悄低鳴。只是我們當中其實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這刻,我們共同的信仰,叫做民主。而這位牧者,名叫朱耀明。

「警察不是我們的敵人,不要憎恨他們。」這位銀髮老人正色道:「我們對抗的,是不公義的政權,絕不是警察。」有人靜靜點頭,有人低頭尋思。

「我今年七十歲了,民主路走了三十年。似乎,還沒有到放棄的時候。」牧師又展現他的招牌璨爛笑容:「我們還要為香港的下一代,再努力一下才行。我還想拼盡最後一分力,最後一口氣,為我們的下一代爭取一個有希望的明天。」說到這裡,這位七旬老人卻又不禁哽咽了。


後來,歐醫生給我們介紹認識。我握著牧師的手說:「保重身體啊,畢竟年紀不小了。」是的,是我又犯職業病了。
「謝謝你阿匡。不過,這一切真的很累人呢,哈哈。」
牧師皺眉笑著說。

Wednesday, April 09, 2014

萬念俱灰

近日眾多叫人絕望的新聞裡頭,最令香港人心碎的 soundbite,要算那一句,"不希望看到台灣變成第二個香港"。

潛臺詞是,"我們已經不行了,香港沒救了,你們試著加油吧"。對於從不輕易認輸,慣於自認醒目仔,識執生,適應力強的香港人來說。說得出這一句,就表示我們真的認輸,徹底的投降了。其萬念俱灰,悔恨不已之程度,直逼當年臨死之際勸人戒菸的尤伯連納。有片為証:


哀哉,香港。

Facebook 連接: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alfred-wong-yam-hong/%E8%90%AC%E5%BF%B5%E4%BF%B1%E7%81%B0/10152349202648554

Thursday, May 16, 2013

棟國BB,下次唔好飲咁多啦!

黎棟國說了一句:Some of these cases also involved the victims being raped after drinking quite a lot of alcohol. So I would appeal that young ladies should not drink too much.(意譯為:部分是由於受害人喝下較多酒精後被強姦,故我會呼籲年輕女性別喝太多。)惹來滿城風雨,卻是近年香港人反智文化的又一有力例證。



嗱,大家冷靜少少,咪 like/share 住先。嚮各位又急唔切飛身撲上去佔領個道德高地之前,諗真吓,黎棟國呢句說話真係有問題?

警訊你有看過嗎?小心財物,提防扒手 --- 有聽過吧?政府多年來呼籲市民保護自己,保護財產,免受歹徒光顧。怎不見那些婦女團體出來指責警訊是“責怪受害人”, 是“鼓勵扒手乘人之危”呢?

梁振英班子一貫開口及著脷,災難式的公關處理手法,暫且撇開不談。以事論事,黎棟國這次所說的,在我看來,不過是君子不立危牆下的硬道理。猜想如果我黃家有女初長成,看見強姦案急升六成,而好一部份受害人事前曾大量飲酒,我都會勸戒女兒少飲為妙。這是善意勸告,何來“victum blaming”之有?

可是大概是有人蔣麗芸上身,患了被害妄想症,硬要把黎棟國的話聽成:抵死丫,佢地飲到 pair pair 夫,抵佢地畀人姦啦!睇你班女人仲夠唔夠膽飲!

真箇可惡也。婦團一眾義士們越想越火大,義憤填膺,於是另一舂道德塔利班式的網絡欺凌又開始了。只不過這次恐怖襲擊的受害者不是浸大學生,換了個官,各大傳媒都來參一腳,罵起來更爽了。



其實局長的說話沒錯,邏輯也沒錯,只錯在政治智商太低。完美示範了“出黎玩,一個唔小心就會畀人強姦”的道理。

Monday, April 01, 2013

那個還有張國榮的年代



眉目如畫的張國榮,叼著香烟,對著狂放不羈的黃霑喊 darling。拿著白蘭地的霑叔聽了開懷大笑,笑得好快樂呢。然後你就會明白,為甚麼香港人都懷念八十年代。那個黃金璀璨的八十年代。

因為我們都是失落的一代。吃著八九十年代,殖民地時代的奶水成長的我們,是看著這些傾國傾城的人物長大的。那個美麗的地方有個美麗的名字,香港。那裡還有梅艷芳,還有陳百強,還有羅文,還有黃家駒,還有張國榮。他們用最華麗耀眼的方式告訴我們,敢夢想的人是可愛的,勇於努力實踐夢想的人終於是能夠成功的。那是一個還有夢的香港,那個香港還有 star。

可惜後來,等我們這一代人都學曉這些,慢慢長大了,那個有夢的時代早就悄然遠去。一點痕迹都沒有留下,彷彿它從來沒有來過。彷彿,那個叫香港的美麗城市,壓根兒是個夢,從沒有存在過。



Sunday, August 05, 2012

從紅領巾到動物農莊 - 國民教育之我見

這兩個星期,大伙談國民教育談得沸沸揚揚。經過一輪沉澱,我也來趟趟這淌混水。





他們說 "不要洗腦"。其實洗腦我是接受的。大前題是選擇的權利。

廣告,流行文化,社交網絡,宗教教育,舍堂教育,甚至家庭教育。生活上很多事物都可以算是洗腦。但平心而論,如果這一切都要算為洗腦而杜絕的話,那除了歸隱田原,離群索居就別無他法了。因此,我們這一種凡夫俗子也只能接受了。又或者說,廣義的層面來看,人於人之間的溝通就是洗腦的一種,但如果每個人之間完全沒有溝通,自說自話,也不見得健康吧?

因此對於廣義的層面上的所謂洗腦,我是完全接受的。大前題是我有選擇的權利。

明顯的例子就如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的確可以視為洗腦。但我認為,從你 (或者你的父母) 選擇 (或者同意) 入讀某一間學校開始,你就同時選擇接受該所學校的宗教立場以及其宗教教育的方針了。父母作為 serrogate decision maker,為未成年的子女作選擇。難道這樣說不對嗎?你 (或者你的父母) 不高興?轉校唄!

可是就現在的國民教育科的推行勢頭來看,除非閣下家財萬貫,可以送孩子到國際學校就讀,甚至出國留學,否則你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終有一天你將會看見六歲的兒子,放學回家時帶著紅領巾,興緻勃勃的教你唱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了。

其實,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團體,期望發展其成員的歸屬感,是最正常不過的事。不過凡事要講方法,講策略。卓韻芝這次抽水抽得好:"親愛的,你做一些好東西出來,我便會like你。如果你唯一做的就是叫我背默1億次「我like你」,縱使我有一刻撞邪真的以為自己like你,到醒來時我仍然難以like你,而且比之前更加dislike你。這是一個自由戀愛的社會,如果你想我like你,請你好好媾我,而不是放我進洗衣機搞到我like你為止。Honey,你做一些好東西出來,我便會like你,而且會like得很自然,like 得很「感動」,like得很「真情」"。看來,我們堂堂特區政府的父母官,政治智慧竟不及一個中三畢業的電台DJ了。





有人說,既然施行國民教育的成功機會低,把你們放進洗衣機搞都不怕, 國民教育又何足懼哉?我們不妨再拿宗教教育作為例子,像我的舅舅說他接受了 "六年基督教教育, 但除了樂於在聖節閙騰一番外, 其他的真係睬佢都儍"。甚至就連梁文道都說這是 "註定徒勞的國民教育"。

首先,必須要弄清楚的概念是,一項政策的成功機會,跟它本身正確與否是完全沒有關係的。舉一個極端點的例子,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特區政府集體失心瘋 (我這不是說他們現在都沒有失心瘋) 走出來說要在香港推行納粹主義,難道我們會因為 "在香港成功推行納粹主義機會甚低" 云云,而任其胡作妄為嗎?這例子可能真的太極端了,人家或許會說我是上綱上線。不過我想說的是:惡劣的政策,就算成功機會再低,公民也有站起來反對的義務。

何況,施行國民教育的成功機會真的如我們想像那麼低嗎?梁文道是硬錚錚的文化人,或許從小就流著獨立,批判性思考的血液了。我卻不敢奢望,將來每一位香港人的孩子,都有這樣的素質。需知道,他們現在說的國民教育科,從小一就開始加入課程。你向他們灌輸了 "中共是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 的硬概念,然後又說,他們應多角度思考,客觀分析。六歲稚子,多角度思考?客觀分析?他們可能中國和中環都分不清楚呢。而且有云水滴石穿,需知道,"從娃娃抓起" 式的洗腦乃是中共的拿手絕活。吳克儉都已經大刺刺的說了, "國民教育科要培養學生對國家的認同, 如果學生不認同, 希望老師引導他們的情感, 將來對國家有貢獻。" 有這樣的教育局局長作為對行國民教育的總舵手,你能不心寒嗎?你可以你還可以樂觀地說,"國民教育又何足懼哉" 嗎?





我認同,有好一部份的香港人反對國民教育,是沒有經過理性分析,盲目的逢共必反。這些人可以粗略分為兩類:其一是老一輩,經歷文革,唱紅打黑,大躍進,大飢荒的老人家。他們和他們的家人都飽受那個年代的中共摧殘,對中共洗腦的禍害,體驗至深,現在他們都垂垂老矣。其二,就是近年接觸了豐富 (也可說是雜亂) 新聞資訊的年輕一代,他們看見毒奶粉事件,高鐵人禍,李旺楊被自殺,無日無之的造假,大陸官場/商場的鋪天蓋地的黑暗,於是就對一切有關大陸 (可能奧運期間除外) 的事物直接產生條件反射式的抗拒。

對於第一類人,他們就像當過慰安婦的老婆婆,看見日本人就咬牙切齒,你能怪他們嗎?不。他們不能被怪責,亦不可能被改變的了。對於第二類人,他們欠缺的是理性分析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有正確的公民意識。因此,予其說推行國民教育科,不如推行公民教育科,又或者恢服歷史科。借古鑒今,有助學生培養對政權,政治的獨立分析能力。香港人需要的先進,中肯的公民意識,而不是愚民,服從的國民意識。





P.S.
至於共產黨應不應該反,那是另外一個好大的題目了。別人我不說,我自己是十分喜歡共產主義,十分喜歡共產黨的。只是,現在的中共,就像《動物農莊》裏面的拿破崙,離開馬克思已經好遠,好遠了。


Thursday, November 03, 2011

掉牙紀 (三級內容,兒童不宜)

昨晚晚飯發現右上邊的犬齒有點鬆了,還好像在滲血,回家用手指頭頂了兩下。哇,一整顆的就掉了下來。心想:早就想要去洗牙了,沒想到牙周病這麼可怕,我才剛滿三十歲哪。然後就懷著亡羊補牢的心情,立刻就打電話約了dental appointment。心裏躊躇,還有三天就考試了,掉了牙樣子滑稽,會不會比較容易不合格呢?

然後今早起床,驚覺沒有了犬齒之後,傍邊的門牙和小臼齒也感覺有點搖搖欲墜。背項涼了一大截,暗叫一聲不妙。還在安慰自己可能是心理作用,不料吃早餐時,就兩顆都掉下來了。現在已經不是樣子滑稽的問題了,說話漏風口齒不清,我要怎麼見人怎麼工作啊!連進食都有問題了!

驚魂未定,後面幾顆臼齒,居然已經爭先恐後的要脫離牙肉的束縛了。我就像美國那些摔角手,吃了對手一記右鉤拳,一顆一顆牙齒和著血水吐出來。哇靠!這甚麼東西!我是八十歲的老公公嗎!我的身體究竟在攪甚麼?

回過神來,滿口甜甜的血腥氣味,我右上顎的牙齒已經一顆不剩了。
我輕輕咬一咬牙,右上顎赤裸裸的牙肉在隱隱作痛,還感覺到了下面牙冠稜稜角角的觸感。
他媽的恐怖得不得了。




跟住就紮醒左 lu

Saturday, August 20, 2011

大學之道?大學之詭道

這兩天讀新聞,心痛得不得了。
吾年已不少,然氣仍盛。
是的,我認真,我輸鳥。可我寧願做隻輸鳥,也不要做條奴才狗。

時事評論員潘小濤說得粗鄙,卻情切:"我見證過不少中共領導人出訪的保安陣勢,今次李克強來港,擾民程度絕對可排在頭幾位!他是領導人,是人,沒錯,他的安全重要;但我們不是人,我的安全和需要不重要嗎?我是這裡的學生,居民,我回家凌駕你甚麼呢?他媽的胡說八道!有人來你屋企作客,帶咗三十六份大禮,但為咗佢嘅安全 (你屋企一向都好安全嘅),佢保鏢將你推入廁所,困你個零鐘;又或者唔俾你返屋企,要你留喺屋外個幾鐘;又或者你着嘅衫、講嘅野唔啱聽,就抬走你。等到呢位貴賓走咗再交返個場俾你。你話,是否很過份?咁驚仲來我屋企,把鬼牙?"



有人說,這是上綱上線,是過份敏感,是被煽動,"大丈夫能屈能伸,反正一天半天",何必執著云云。
我不敢苟同。

須知大學是為一個城市以至國家的精英新血所在,亦為一個民族的良知所在。回顧中國近代史,自清末以還 "廢科舉,設學校" ,由新文化運動以至八九年六四事件,幾乎每一次改寫民族命運的政治運動,都是由大學學運演化催生而成的。北京大學為獨秀哺育中國共產黨的搖籃。當年的香港西醫書院為孫中山革命思想的萌芽地。是以捍衛大學之開放風氣,自由思想,於一個民族之文明健康,尤關重要,亦寸步不能讓。蔡元培先生說得透切:"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之同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大學一旦失卻開放自由之風,其民族也必隨之凋零。作為校友,看見現在的港大自命為國際一等學府,非但做不到思想自由,更容不下區區幾個想在北大人面前提出異見的學子。狹陋若此,情何以堪?

又有人說徐立之夾在中間 "左右做人難"。
我呸。

還看蔡元培,當年巴黎和會後,火燒趙家樓,匡互生等多名北大學生被捕。蔡先生對學生說:"你們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當的同情。我是全校之主,我自當盡營救學生之責。我保證在三天之內,把被捕同學營救回來。" 蔡元培後來成功保釋被捕同學,隨即向政府請辭。
難做?Well, you have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easy.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方為學者風骨。你不懂蔡元培?孔子你總有聽過吧?

唐早逝,犯婦人,等一眾禍港殃民,妖氣衝天。不過他們這幫政棍,狗口長不出象牙,乃係意料中事。反之徐校長貴為備受尊重的老學究,學術界響噹噹的人物,實應自重。若果徐校長立志要向政棍們學習搖尾獻媚之技,繼而昇官發財,學而優則仕,那就請閣下儘早另謀高就。莫要辱我港大百年清名。



《大學》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親民者,安百姓也。今日,有個姓李的來了,你就把我們的大學封起來,把不聽話的同學關起來,把穿了礙眼的襯衫的市民抓起來,粉飾太平。明天,如果有個姓胡的來了,豈不是要戒嚴宵禁,焚書坑儒?百姓何以安?民何以親?

記得十多年前,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來港,市民跟記者都可以團團圍著朱總面對面近距離對話的。難得當年鐵腕朱總仍樂得親民,笑面迎人。怎麼現在這李副總理來了 (還不過是副總理) 就要勞師動眾,"落閘放狗,拉人封艇" 了?究竟是這十多年來香港變得危險了?還是有人來到我們聳立著國殤之柱的香港大學,震懾於傳承革命先烈精神之地,變得心虛了?

哼!

Sunday, July 03, 2011

林公公在偷笑

對,黃毓民是很野蠻的, 陳偉業是很激進的。你今天才發現嗎?但香港人,請保持雪亮的眼睛,別要被這些事請轉移了視線呢。

遞補機制,無論零諮詢強行立法,以至其惡法本身,皆令人發指。今年七一遊行,香港人已經站出來清晰鮮明的表達出這個立場了。

對於小撮人或喪失理智,或嘩眾取寵,或乘機抽水,我們予以譴責之餘,應當無損整個公民抗命的本質。我還是十年前的那一句: 當年法國大革命,有許許多多的竭斯底里血醒暴力乖戾野蠻。巴士第監獄獄長被人拖出來圍毆,亂刀刺死,暴民將其首級穿在長矛之上,繞城示眾。這些近乎恐怖主義的蠻荒行徑,卻無損大革命於當世的啟蒙,以及後世的評價。

我們不應因為黃毓民陳偉業之流,否定七一反對惡法的思潮;就如我們不應因為少數打公安,鬧事搗亂的學生否定六四爭取民主的精神一樣。

若果著眼於有人霸佔中環影響民生,有人又大言不慚地說 "梗有犧牲嫁啦" 云云,繼而推翻整個反惡法的命題,你就中計了。林公公在偷笑呢。

Saturday, March 19, 2011

我們的第三封公開信

致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 及 前線醫生聯盟:



昨日醫管局公佈的 3.18 方案強差人意。我們謹代表一批前線醫生, 向兩個工會正式要求將行動升級。

經過半個多月以來的慷慨陳情, 醫管局竟然推出如此一個敷衍了事, 乏善足陳的方案, 我們堅決拒絕接受。對於兩個工會以至梁家騮議員, 三番四次重申的首要目標 - 標準工時, 醫管局高層居然隻字不提, 置若罔聞。任由一直以來前線醫生超時工作, 以致嚴重危害病人安全的情況持續惡化, 置香港廣大市民健康於不顧。

再者, 關於解決各個醫學專科待遇嚴重不均, 進修安排, 以至於簡單有如減少非臨床工作, 3.18 方案一概毫無回應。

今日, 周一嶽局長更企圖利用傳媒, 惡意抹黑我們 "斤斤計較", "數算著自己工作了幾個小時"。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他用意在於要轉移公眾視線, 把前線醫生抹黑成唯利是圖之徒, 完全歪曲我們為著市民健康著想的出發點, 藉此矇混過關。如此官僚, 令人髮指。

因此, 一為萬民福祉, 二為以正視聽, 我們向兩個工會正式要求, 在以病人利益為重的前題下, 立即將行動升級, 帶領同僚進一步抗爭!



關注內科醫生人手問題群組

我們的第二封公開信

致各位市民:

我們是「關注內科醫生人手問題群組」的核心成員。對於醫管局公佈3.18解决方案, 漠視公共醫療機構人手短缺問題的癥結, 我們感到深切遺憾和憤怒。我們不是要求加薪, 也不是要求任何金錢上的補償。我們認為作為香港公共醫療系统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及必要在這危急存亡之秋發聲,希望大眾認識問題的始末,便希望當局及早更正及改善,以免影響醫療服務質素。

問題在於公營醫療系统人手流失
今次醫学界「茉莉花革命」是源於公營醫院內科醫生人手流失情况到達了令基本服務面臨崩潰, 我們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發聲。為什麽有這麽多內科前線醫生請辭?為什麼不招聘更多醫生入行呢? 醫管局其實各聯網管理層也多次刋登內科職位空缺廣告,奈何無人問津。而且內科人手短缺問題只屬山一角。一些科目如兒科, 骨科及腫瘤科等有著同一問題. 那究竟問題何在?

兩大核心問題未解決
第一問題: 超時工作。在香港這個自以醫學發展現代化的社會, 公共醫院醫生的工作時數要比很多發展中國家還要長, 而且可以說是不設上限。除了日常工作外, 醫生都要分擔晚間當值工作。而這當值工作次數及長短會因服務需求增加及人手短缺而無限量提升。而醫管局高層正看到醫生們這個弱點, 故意減少人手編制, 迫令醫生們大量超時工作來賺取數字上的所謂效率, 但卻置服務質素於不顧。很多西方國家都已經實行了醫生標準工時制度, 目的是要防止醫生工作超時, 以保障醫療質素。試想想, 你願意你或你的家人被一位巳連續工作超過二+四小時的醫生診治嗎?那麽為什麼醫管局高層總是對這問題避而不談, 是不是它門缺乏行駛這政策的經驗呢?其實不言, 標準工時制度早在醫生以外大部份醫管局職系實施已久, 而且在一些科目如急症科和麻醉科也都推行了標準工時制度,而且行之有效。但為什麽高層總是不推行醫生標準工時制度?是否因為資源不足呢?事實上, 要推行醫生標準工時制度並不涉及大量資源。主要因為醫生佔醫管局全部人工開支只有約兩成(因為醫生職系數目為少), 而且只要把標準時數定為現時醫生工作時數的中位數 (中位數為每週五十一小時, 已較西方社會每週四十小時高), 要動用的資源只會有限。其實, 醫生們都對醫管局的超時補水沒有興趣, 我們只希望高層能在能減少醫生的非臨床工作, 從而獲得更多休息時間。高層們常推說由於香港醫生數目不足而導致標準工時不能夠推行, 事實上只是砌詞之說, 與事實不附。在香港, 每位醫生與人口比例與外國相比並無異常, 只是大部份醫生都選擇不被醫管局當作奴隸而進入私人市場。不要忘記, 數年前大量醫生失業, 前主席何兆偉更公開游說醫科畢業生到藥廠當推銷員。那為什麽高層總是否决醫生們希望實施標準工以保障醫療質素的訴求呢?我想, 唯一原因是醫管局管理層編制架床叠屋, 各部門職能龐雜, 推諉扯皮, 不願意承擔起政策上的大改動,只求得過且過。很多醫生發現公共醫療系统未能提供可接受及安全的工作環境行醫濟世, 只好憤然離開, 造成現今醫生人手流失的問題。

第二問題: 醫學專科待遇不等。醫管局總部高層缺乏周詳人力資源分配的視野及計劃,造成不同專科待遇上出現嚴重落差。舉例說,一些科目的醫生(如放射、麻醉、婦產和泌尿科),只要完成6年專科培訓及無重大過失,便會獲得晉升,這也附合大多數醫療制度發展成熟國家的標準。相反,在香港工作的內科及其他不受重視的專科醫生們,即使花上15至20年時間也未必可以獲得晉升機會。而且,這些不被重視的科目往往是照顧社會上最基層且缺乏經濟能力的一群,在私人市場也不被發展。在這不公平的條件下,醫科畢業生自然擇木而棲,爭先恐後擠身「富貴」專科,而內科等不受歡迎的專科變得乏人問津,在職醫生的工作壓力也因而大為提升,形成惡性循環。可預見的是數年後某些內科科目將會出現嚴重人手斷層,甚至消失,對香港的醫療系统產生深遠影響。

3.18方案漠現問題癥結
早在三月初, 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柏賢醫生四出奔走, 詞婉情切, 希望安撫各聯網前綫醫生。可是3.18方案卻充份暴露了醫管局當局漠視公共系统醫生的嚴正訴求。而所謂到各聯綱收集意見也明顯只是貓哭老鼠, 在做政治騷。第一, 3.18方案視標準工時如忌諱般隻字不提, 連一向官腔濫調的說會進行可行性研究今次也省卻不說。這訴求可以說是給高層定了死罪, 永不超生。第二, 醫管局高層亦無正視不同專科的待遇上出現嚴重落差的問題, 只承諾給予巳完成專科超過五年的同事們有晉升機會。需要知道, 在新加波, 公共醫生只要完成專科培訓, 便會獲得晉升以挽留人才。但在香港, 醫管局只在部份專科推行這政策, 造成晉升機會嚴重不均, 不但影響在職醫生士氣, 也令新人不願進入這沒有前途的科目受訓, 形成斷層。很明顯, 當局所謂加快晉升專科後五年的醫生無助減少不同專科前途不對等的問題, 不能吸引新人進入這些科目受訓。難道醫管局當局不明白這個問題嗎?非也, 醫管局高層對這所謂加快晉升計劃是成效心裡有數的, 他們也承認這計劃無助吸引新人到這不受歡迎的科目工作, 而高層們也早有準備, 旨在犧牲新畢業生的選擇權利, 强迫他們進入內等不受歡迎的科目工作受訓。

我們現在希望醫管局當局重新考慮我們的兩大訢求:
1) 訂出全面實施醫生標準工時時間表, 確實執行標準工時, 從而提升醫療質素, 挽留公營系统醫生人手。
2) 全面而非局部晉升考獲專科資格醫生, 平均各科待遇, 讓新生按興趣選擇科目受訓, 令那些被定型為沒有前途的科目得以薪火相傳。

Saturday, March 05, 2011

茉莉心

醫學界茉莉花革命爆發至今不足一個月, 一眾兄弟姊妹挺身而出, 聲淚俱下, 在這三個星期內, 攪得滿城風雨, 沸沸揚揚。原以為, 下情理應得以上達了吧。最起碼, 梁總裁看來很有誠意跟我們溝通, 而周局長也好像從火星回來了。(他好像沒有再說那些 "從其他聯網調派人手到新界西救亡" 之類的夢話了)

因此, 早前還在對一位早已萌生去意, 終於決定要離開醫管局的同事說, "好像有轉機了。再看看才遞信也不遲呢。" 很可惜, 現在看來我還是太天真了。

昨日, 跟某管理階層開會, 我們又回到了那老掉了牙的 "標準工時" 課題。
痛陳利害之後, 某管理階層居然對我們說, "標準工時是好, 但是關於這個 issue, 我相信是解決不來的了。可能還要等下一個契機吧。"

吓?!
下一個契機?!
哼。死得。

現在香港每一個內科部門都瀕臨崩潰了。不少人都在籌謀後路, 準備棄船逃生。試問你們還要等甚麼契機? 難道要等到發現病人死亡率節節上升, 還是要等真的有一位同業過勞暴斃才算契機?

誠然, 要根治千瘡百孔的醫管局, 實行劃一標準工時確實為最有效且可行的長遠改善方案。

試想像, 如果你是醫科畢業生, 你比較喜歡內科, 不過一旦加入內科, 姑且不談晉升無望, 兼超時工作無日無之, 三千五蚊任做, on call 收症巡房 OPD 做到天昏地暗, 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反觀一些其他專科於急症部門和放射科等, 則有明確規定工時, 工作環境明顯較為吸引。你會如何選擇? 長此下去, 內科, 外科, 兒科等的專科發展怎會不笈笈可危?

"標準工時" 不單為現任醫生訂定合理的工作環境, 也為未來新入職醫生選科時, 提供較為平衡的選擇因素, 讓醫科生可以真正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強項, 各展所長, 服務市民。

更為重要的, 標準工時亦能有效地成為一個持續性的推動力, 刺激醫管局, 各個聯網, 以至各間醫院的管理階層不斷改善工作環境, 增加前線人手。試想像, 一旦實施標準工時, 我們將來還需要像今天一般, 為了醫生人手短缺而向醫管局乞討, 為了要在門診部增加兩部電話以供醫生覆call, 而跟管理層周旋四年? (說來汗顏, 這正是屯門醫院內科的實況) 不會。因為假如你因為以上原因而超時工作, 醫管局將會被迫向你支付比時薪為高的 "超時補水"。管理階層將會為了減省不必要的開支, 而想盡辦法改善工作環境, 併棄好大喜功的管理文化, 以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人手不足等的重重問題也將迎刃而解。如此這般, 香港的醫療水平必然得以逐步改善, 實乃萬民之福。

所以我想, 如果這一次的茉莉花革命, 我們只能選擇成功改變一件事, 這必然就是標準工時了。

標準工時的實施, 當然未必可以一蹴而就。
但我們要求的是一個全盤的改善方案, 清楚而明確的朝著 "標準工時" 這個目標進發。
不過, 假如連我們的管理層都抱著 "好麻煩喎, 唔好攪喇" 的心態, 而等待所謂 "下一個契機" 的話。我們的醫療體制就真的無葯可救了。



周局長, 梁總裁啊, 或許在你們看來, 我們這是在攪風攪雨, 不務正業, 唯恐天下不亂。
我來告訴你們, 我們留下來攪風攪雨是因為我們還有這個心, 還有這個要在公營醫院服務病人的心, 和還有這個相信醫管局有一天會進步的心。
請不要糟躂了這顆心。
請不要等 "下一個契機"。
因為我們的心可能等不到下一個契機, 就已經死了。
_____樓梯街的光影痕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